发布日期:2018-09-10 分类:市场动态浏览:26722来源: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月10日,我国***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水,并被正式命名为“雪龙2” 号。按计划,“雪龙2”号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与“雪龙”号组成极地科考船队,并肩探极。
“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工程由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由芬兰阿克北极公司负责基本设计,中船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负责详细设计,江南造船负责建造。“雪龙2”号总长122.5米,型宽22.3米,吃水7.85米,吃水排水量约13990吨,航速12节~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载员90人(41名船员+49名考察人员),自持力60天,可同时搭载两架直升机。
“雪龙2”号大事件一览
2009年6月,国务院专题会议批准中国新一代极地科考船立项,并确立“中外联合设计、中国建造”的原则。
2012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
2012年7月31日,船东与芬兰阿克北极公司签署基本设计合同。
2012年10月22日,船东与七〇八所签署详细设计合同。
2016年11月30日,船东与江南造船签署建造合同。
2016年12月20日,在江南造船正式开工建造。
2018年3月28日,入坞。
2018年9月10日,下水。
双向破冰
“雪龙2”号是全球首艘具备双向破冰能力的极地科考船。其结构强度满足PC3要求,装载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可艏艉双向破冰:艏向能以2节~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0.2米雪的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艉向可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船舶机动能力大幅提升。(“雪龙”号能以1.5节航速连续破厚度为1.0米的冰+0.2米雪)。
科考担当
组成极地科考船队后,“雪龙2”号将主要承担科考任务,“雪龙”号则主要负责运输。
“雪龙 2”号装备了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可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将成为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科研人员可在船上开展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等环境基础综合调查观测,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取样,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海底地形、生物资源调查。新船基本具备“摸边探底、潜力评估” 的调查能力。
大国博弈
发展新一代极地科考装备,不仅是我国提升海洋科考能力,推动南极科考这一“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的需要,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彰显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由于船舶生命周期、新规则规范出台以及涉及极地海洋经济政治的战略需求等原因,近年各国开始建造或计划建造第二代极地考察破冰船,例如:俄罗斯、德国、挪威、澳大利亚,以及美国、韩国、南非等。
“重型破冰船也是未来我国极地战略下一步亟需发展的重器。”七〇八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有3艘在役极地船舶,1艘在建。俄罗斯极地船舶的实力雄厚,目前有46艘极地船舶在役,11艘在建,4艘计划建造;加拿大7艘在役,2艘在建,5艘计划建造;美国则有5艘在役,3艘计划建造。